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

LCM


後段部分:


製程介紹 CF and TFT


液晶顯示模式

在TN型LCD中,多使用正型液晶,電極置於液晶層上下兩側,當施加電壓形成電場時,液晶分子 會與電場平行,因此液晶分子會傾向垂直排列。在MVA型的LCD中,多使用負型液晶,電極置於液晶層上下兩側,當施加電壓形成電場時,液晶分 子會與電場垂直,因此液晶分子會倒下。在 IPS 型的LCD中,多使用正型液晶,成對的電極 置於同一側,當施加電壓形成電場時,液晶分子 會與電場平行,因此液晶分子會在同一平面旋轉。

在TN型LCD中,不同的觀賞角度會看到不同的相位差值,因而感受到不同的亮度,甚至可能看到 灰階反轉的現象。 在MVA型的LCD中,由於液晶互相補償的排列方式,使得不同視角也會看到相同的相位差值,因此 不會有灰階反轉的現象。 IPS於玻璃邊使用成對的電極,使電流平行的通過材料。此種技術使液晶平行於前螢幕,因而增大視角。




TFT-LCD的三段主要的製程

前段Array  
-前段的 Array 製程與半導體製程相似,但不同的是將薄膜電晶體製作於玻璃上,而非矽晶圓上。
中段Cell
-中段的Cell ,是以前段Array的玻璃為基板,與彩色濾光片的玻璃基板結合,並在兩片玻璃基板間灌入液晶(LC)。
後段Module Assembly (模組組裝)
- 後段模組組裝製程是將Cell製程後的玻璃與其他如驅動電路 IC、背光板、鐵框等多種零組件組裝的生產作業。







http://www.innolux.com/opencms/cmo/technology/Production_Process/?__locale=zh_TW







玻璃世代尺寸介紹


玻璃世代尺寸介紹

隨著數位化技術的推進,應勢而起的電子數位應用產品為人類生活帶來極佳的便利性與樂趣,而所有數位產品皆需透過一顯示介面來呈現內容,因此,顯示介面已成為產業的關注焦點,不同的顯示技術在其中角逐,相關廠商投注資源開發新技術、新應用,並為提昇人類視覺享受而努力。其中,TFT-LCD(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--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)產品具有輕、薄、省能源、低幅射之優點,已被視為主流顯示技術。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的發展,提供人類更寬大的視覺介面與更高解析度的色彩,而製造出此顯示器的各世代廠房之間的差異在於玻璃基板的尺寸,由於大尺寸面板的需求與日俱增,愈新世代的廠房,其玻璃基板愈大,大尺寸的玻璃基板可切割更大及更多的面板,以達到降低成本及擴大經濟效益的目的。群創光電以推動全球液晶電視、液晶顯示器普及化為目標,現生產基地主要位於台灣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內,現有3.5代廠、4代廠、5.5代廠、7.5代廠各一座及兩座5代廠。,各產線與產能完整且具彈性,可有效率生產全尺寸產品。

panel_sizes

  
【玻璃世代尺寸示意圖一】
 generation_evolution
【玻璃世代尺寸示意圖二】
安裝網站
http://www.appservnetwork.com/

登入網址
http://localhost/

mysqldump --user=root -p mydb > /backup/mydb.sql

mysqldump -u root -p --all-databases --default-character-set=utf8 > /xxx.sql

mysql -u root -p --default -character -set=utf8 < /xxx.sql

薄膜電晶體-液晶顯示器(TFT-LCD)

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(TFT-LCD)
薄膜電晶體-液晶顯示器(TFT-LCD)的面板基本架構如圖一所示: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簡單的講,它是一個以電信號控制的光開關裝置。液晶介於兩片透明導電之銦錫氧化物(ITO)電極之間,經由加在ITO電極上的電壓高低可以控制不同的液晶排列方向(如圖二),而液晶的排列方向與光線的穿透量有關,進而造成畫素的亮暗程度不同,這就是灰階的控制原理(顏色則是由彩色濾光片產生)。此畫素的灰階是由資料驅動器(Data driver)所能提供的分電壓數目決定。
http://www.innolux.com/opencms/cmo/technology/TFT-LCDx_What_is_itx/?__locale=zh_TW